当前位置: 首页>>合作交流>>学术会议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与岛礁生态全国重点实验室邱宁研究员做客信息学院智能计算与语言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发布日期:2025-04-26    编辑:张楚才    点击量:   



       4月22日下午,应湖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计算与语言信息处理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与岛礁生态全国重点实验室邱宁研究员,开展了主题为“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多源数据融合研究和挑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晋教授主持,科研办组织召开,2024级研究生及相关老师参加。

       在本次报告中,邱宁研究员围绕“多源数据融合”主题,介绍了一种创新的数据融合框架。该框架基于电磁、声呐、水下地震、磁力等多种海洋地球物理数据源,采用自适应加权策略,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动态调节与整合,以保证整体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通过引入深度学习技术,框架能够自动提取各数据源的关键特征,有效克服格式、分辨率及噪声差异带来的异构性挑战,并在数据质量波动时灵活调整权重分配,从而显著提升融合结果的鲁棒性与分辨率。此外,邱宁研究员还介绍了“无人船+无人机”的多模式协同探测技术。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为海洋地球物理探测领域带来了前沿的技术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探测精度与效率,也将推动相关研究与工程应用的深入开展。

主讲人简介:

       邱宁,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与岛礁生态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入选中国科学院国际函评为“资源生态环境领域研究学科方向:位于国际前20名中国学者”。近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和“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课题、国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科技创新专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多次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科考航次、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美国“决心号”船上科学家,被“科技日报”报道;发表SCI学术论文50余篇,包括:Nature Geoscience、National Science Review、Gondwana Research、IEEE汇刊、JGR、Tectonophysics等,总引用1280次,H-index为14,其一合作论文被评为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出版学术专著1本;拥有8份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发明专利授权等知识产权成果。